全球海拔最高的国际级数据中心、西藏首个大数据存储中心,宁算科技集团拉萨一体化项目数据中心(一期)工程12月18日通过竣工验收。
项目位于海拔3670米的拉萨市国家级高新区信息产业园内,总建筑面积为2.72万平方米,可容纳3000多组机柜。项目将为中国“走出去”企业在相关国家的业务提供安全、及时、高效的数据计算、存储服务。
据悉,数据中心充分利用西藏低温、低湿、洁净的自然环境和可再生电力资源条件,将高原含硫量极低的空气作为天然风冷材料,将洁净的空气引入数据中心,实现全年无需机械制冷,大幅降低电力资源和水资源的消耗,实现绿色节能。
项目建筑还大面积利用太阳能资源,在运维楼与机房楼设置采光井,配备夹胶玻璃幕墙,达到采光与保温兼顾的效果。在施工过程中,项目团队注重保护雪域高原的生态环境,生活垃圾不乱扔,建筑垃圾统一交由专业建筑垃圾处理公司,确保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项目地处偏远地区,物资匮乏、条件恶劣,项目团队15人,28岁以下青年13人
他们不怕苦、不畏难,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
总结为“6-8-7-15”
6个月的“饥饿期”
为迎接拉萨市旅游高峰季,每年从4月20日至10月30日,有长达6个月的砂石料严查期,项目上经常发生无混凝土可浇筑,发料不及时等现象,项目部及时与业主、政府进行协商,使得项目部能够保证每日,至少80立方米的混凝土量。
80%的含氧量
由于地处高原,空气含氧量为内地的80%,早晚温差大,很多管理人员及工人,因身体不适而返回内地,项目部为每一个新来员工,进行知识普及,注意事项解说,在公室和工区配备4台吸氧机,利用班组、机械的穿插施工,减少高原条件下的长时间作业。
70%的机械效能
受高原地带影响,施工机械不能满负荷运转,机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,整体机效能只能达到70%左右,项目团队优化操作人员配置,加强施工机械管理。
15天运送周期
项目地处偏远、物资匮乏、路况复杂,建筑材料不易采购,大量主材都需从其他城市采购,运输周期至少15天,项目通过编制专项针对性方案,并对班组做好技术交底,追踪材料进场时间,逆推施工节点,确保圆满完成施工任务。